8月26日晚,特拉维夫街头再度涌现巨大的抗议人潮。超过35万以色列民众聚集在市中心博泰配资,要求政府立即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并接受现有的人质交换协议。这是两周内第二次大规模示威,此前已有50万人走上街头,创下近年来以色列国内抗议规模的新高。
当天,抗议组织者将行动定名为“全国斗争日”。大批示威者切断了特拉维夫周边多条主要高速公路,在道路中央燃烧轮胎筑起路障。还有部分抗议人群直接前往政府部长住宅以及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办公室外围,高喊口号并举牌抗议。邻近以色列国防军总部的人质广场上,也挤满了情绪激动的抗议者。
人质家属的愤怒是这场抗议的核心驱动力。他们认为政府在有协议可供选择的情况下,仍坚持推进全面军事行动,置人质安危于不顾。尚在加沙被扣押的以色列青年艾坦·霍恩的父亲在抗议中痛斥:“政府是在向人质家属和以色列的心脏捅刀。”艾坦与其兄莱尔于2023年10月被绑架博泰配资,兄长今年2月获释,而艾坦至今生死未卜。
家属组织宣布,将改变以往阶段性抗议的方式,改为每天在总理及内阁成员住所外示威,并计划阻挠部分官员的日常出行,以此持续向政府施压。
就在抗议不断升级之际,内塔尼亚胡与安全内阁召开会议讨论加沙局势。然而,会议中并未触及由卡塔尔和埃及提交的最新停火提议。根据这一提议,哈马斯将在60天停火期内释放10名人质并交还18具遗体,作为交换,以色列需释放部分巴勒斯坦囚犯,并允许国际机构向加沙运送救援物资。目前,加沙地带仍有约20名人质生还,至少28人已死亡。
博泰配资
但内塔尼亚胡明确表示,他将坚持推进占领加沙城的军事计划,迫使哈马斯接受以色列的全部条件,包括解除武装和一次性释放所有人质。这一立场令抗议人群愈发不满。
据以色列军方消息,加沙城被视为哈马斯的核心据点,地下隧道网络庞大复杂。以军正计划对该市发动全面攻势,占领加沙最大城市。需要注意的是,加沙城目前聚集了超过100万名平民避难,国际社会与联合国均发出严厉警告,担心这一行动会引发更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美国方面则保持默许态度。白宫中东问题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透露,特朗普将在本周三主持加沙问题会议,商讨战后安排。他声称,美国认为以色列能够在年底前结束冲突。特朗普本人在接受采访时甚至预测,“未来两到三周会迎来总结式收尾”,但并未给出确切理由。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此前在多项外交议题上也习惯性地提出“两周见分晓”的说法,却鲜有真正兑现。
这场冲突已造成加沙地带超过6.2万人死亡,局势不断恶化。25日,以军空袭加沙南部汗尤尼斯的纳赛尔医院,导致至少20人丧生,其中包括5名国际媒体记者。美联社与路透社已联名要求以色列作出解释。此举也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联合国、英国、德国、法国和埃及均公开批评以军攻击医院的行为,认为这违反国际人道准则。
以色列民众的抗议声浪越来越强烈,家属组织的行动也愈加坚定,但政府仍旧执意推进军事计划。人质的命运、民众的诉求、国际社会的劝告,似乎都难以撼动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强硬姿态。特拉维夫的怒吼与加沙的炮火交织在一起博泰配资,折射出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已远远超出了军事范畴,而成为以色列社会内部合法性和道德底线的深刻撕裂。
广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